登录
我要提问

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

范勇 殷军波

本期主题:老年睡眠的误区,你中招了吗?

2025-09-09 14:30-15:30 已结束
访谈已结束

范勇  主任医师,现任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,中国老年医学会精神医学和心理健康分会委员,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委员,山东省心理协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山东省医学会抑郁分会委员,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委员,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分会委员,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学会精神康复分会委员,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精神心理健康分会委员,青岛市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,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青岛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。

殷军波  医学硕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,副主任医师,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主任。山东省心理康复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青岛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;青岛市医学睡眠医学分会委员。

【重质保量,7小时是基准】:摒弃“老人觉少很正常”的旧观念,但是也不是越长越好。将每晚睡足7-8小时设为优先目标,这个优先目标是好睡眠的相对充分条件,但不是必须条件,次日精力状态,还是判断睡眠质量的根本。同时关注质量,若存在睡眠时长可以,但是次日精力差,日间疲劳,心情烦躁,应及时就医排查情绪问题等问题。
【规律为王,周末不狂补】:守护您的生物钟。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(包括周末),是比任何补觉都更有效的睡眠调节器。老年人的生物钟通常会前移(倾向早睡早起)。稳定作息,远比混乱后补偿更重要。
【床=睡眠,无效就离开】:重建床与睡眠的健康关系。严格执行 “20分钟原则” :睡不着就离开床,消除焦虑感,打破“失眠-焦虑”的恶性循环。
【摒弃谣言,酒精不助眠】:老年人肝脏代谢能力下降,对酒精尤为敏感。睡前饮酒会大幅增加夜间跌倒风险并破坏睡眠结构。认清睡前饮酒是睡眠的“破坏者”而非“助手”。它剥夺的是修复身心的深度睡眠,换来的是支离破碎的低质量休息。
【营造环境,睡前宜放松】:老年睡眠环境的核心是安全与舒缓。睡前1小时开始“睡眠仪式”。远离手机蓝光,调暗灯光,通过阅读、冥想、热水浴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,为睡眠创造最佳条件。

提交成功

等待嘉宾答复…

错误提示放这里

0/50

0/1000

* 最多上传3张照片,1个视频

上传视频
上传图片